三部门推动农村电商 这些利好消息你要知道

2017-06-01 09:41:44
      来源:央广网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为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财政部、商务部、国务院扶贫办日前联合发布通知,决定今年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根据文件提出的发展目标:2017年,要在全国培育一批能够发挥典型带动作用的示范县,电子商务在便利农民生产生活、助力扶贫攻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目标:示范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0%

 

农村网购市场规模近年来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5年农村网购市场规模达到3530亿元,2016年,达到4823亿元,同比增长36.6%,预计2017年全年将突破6000亿元。然而,和高速增长的农村网购市场规模相比,农村电商渗透率依然低下。截至目前,整个农村电商的渗透率只有7%,低于10.8%的社会平均水平。这也意味着,农村电商市场仍有巨大的潜力正待发掘。

 

这样的背景下,财政部等三部门在通知里提出:今年,示范地区电商服务站点行政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覆盖率都达到50%左右,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0%,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0%。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这个目标完全可以达到,此外,不同的增速目标,也可以协调农村电商和农产品电商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李国祥说,“这几年,全国农产品电商发展速度基本都在两位数。2016年,我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很多农村都增长了40%。之所以说农产品电商我们希望能增长30%,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进程当中,农产品电商发展相对滞后一点,所以通过加大农产品电商的支持力度,实际上是希望农产品电商和农村电商发展能够相平衡。”

 

方式:鼓励PPP模式发展

 

通知里还提到了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方式,鼓励各地优先采取股权投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支持方式,通过中央财政资金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工作。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分析,PPP模式可以把市场和政府的功能更好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双方合作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赵萍认为:“从政府角度来说,由于投入了一定的资金,政府就会产生督导方面的压力;同时,由于政府参与程度比较深,那么政府相关的政策支持力度也会比较大。从企业角度来看,在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下,这个项目就不会沦为政绩工程,而是更多看重这个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这样的合作就可以发挥企业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加上政府持续跟进,也可以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突破硬件瓶颈一:支持农产品上行

 

根据通知,中央财政资金支持重点包括四个方面,分别针对农村电商建设的软件和硬件的发展瓶颈。

 

消费品下乡容易,农产品进城却难。因此,中央财政资金重点支持的第一个方向就是聚焦农村产品上行。具体包括:支持农村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认证、品牌培育、质量追溯等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农产品分级、包装、预冷、初加工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县、乡、村三级具有服务农村产品上行功能的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李国祥认为,在这一点上,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还应当注重加强信息的完备性、提升消费者的信任度。他说,“现在的农产品电商,就是消费者预订时,对于它的质量、它的价格和它的安全性这些方面实际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困惑,这也制约了消费者直接利用网络来订购农民利用网络销售的农产品。”

 

突破硬件瓶颈二:盘活存量资产 不再从零开始

 

第二个方向是,支持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的建设改造。

 

还有一个方向是,示范县要充分利用县域内现有各类产业园区、闲置厂房与商业化电商平台,最大限度利用社会化资源。

 

这三点相当于在农村电商的硬件方面发力。赵萍指出,盘活存量资产,就意味着不需要从零开始,有利于农村电商更快发展。“盘活存量资产,把已经闲置的厂房、设备等运用起来,这样就不必推倒重来,从零开始,有利于项目能尽快起步。把已有的基础打牢这个非常重要。”

 

突破软件瓶颈:加大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力度

 

发展产业,人才是最不能忽视的重要元素。因此,此次发布的文件里提出,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培训。赵萍指出,这是对农村电商发展的软件瓶颈进行突破:“熟悉电商运营的人才相对比较匮乏,特别在农产品上行方面,需要在店铺的装修、商品的经营、商品的特点等方面都具有专业的知识,因此,通过加大对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就可以解决农村电商市场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

 

电商进入农村目前已初见成效,它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用户的消费习惯、改善了物流建设,增强了农村对工业品下行电商的需求侧。因此,应当坚持农村电商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坚持推动电商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央广网)

【版权提示】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730370877@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